看「智勇志永電力學校」時,蔡康永介紹了這本書,聽了他的介紹,覺得這本書很有趣。

每個地方的人對時間有不同的觀念,試想A國的人說:「我浪費了很多時間」,B國的人卻說:「你花了兩個小時與朋友喝咖啡,兩個小時睡覺,三個小時看電視,怎麼會浪費時間呢?」C國的人生病了要請假,老闆說:「沒關係,我們仍然將工作持續下去。」D國的老闆卻說:「我們的工作少了你,真是一大損失。」對於時間觀念的不同,也影響著我們對人生的態度。看過這一本書,相信我們對於時間會有不同的想法。

作者:勒范恩
譯者:馮克芸 黃芳田 陳玲瓏
出版社:台灣商務
出版日期:1999 年 08 月 15 日
定價: 220元


編輯推薦

愛因斯坦這樣解釋相對論:『你和一個漂亮美眉對面坐兩小時,你會覺得只有兩分鐘;叫你在熱爐子上坐二分鐘,你會覺得那是兩個小時。』偉大科學家當然不是在說玩笑話,我們雖然不懂相對論,卻也深諳此道──時鐘上的刻度絕不是每分鐘都等長的! 

本書的作者為一研究時間心理學的學者,他由許多方面證實,時間的長短隨著不同的文化、生活方式、社會型態甚至氣侯而有所不同。在未開發的熱帶國家,一天似乎過也過不完,人民慵懶地四處閒晃,個個都是時間的富翁;而地處溫寒帶的工業化國家,人民成天勤奮工作,人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。書中點出,一個人感覺時間夠不夠用,節奏(tempo)是一個很大的因素。而人也有延長時間的能力,甚至可以在瞬間達到『禪』的境界。比如一個全神貫注的網球選手,在面對高速的球迎面而來時,卻覺得球像是影片慢動作慢慢移動,使他可以看清球的動向並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將球擊回。

談到時間就不能錯過鐘錶的發展史。在鐘錶未發明前,人利用太陽、潮汐等自然現象來計量時間。鐘錶發明之後,也經過好一陣子的混戰,才定出所謂的標準時間。當歷史邁入畫分時區,統一世界標準的年代,鐘錶逐漸量化時間,工業時代也宣告來臨。作者在書末也提到『時間智商』,不管是怎樣的生活步調,沒有好壞的標準,在面對不同文化的時間觀,不妨以更開放的心情看待,並適時將不同民族對於時間的智慧納入生活的節奏中,日子才更充實有味。(文/葉大雄)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